中医古籍•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标记奖励法(token economy)又称代币券法,此疗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标记”可为一种内部流通的、印有一定价值的“货币”、代用券或筹码,也可为用红旗或红星式样的印章符号。例如在一所收容各种智残儿童的医院里,根据智残程度分为若干班级,每一班的儿童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有一定的规章要求。如对一中等智残儿童的班级,在老师或教养员的带引指导下,要求每个儿童早晨按时起床,起床后要叠被,要自己穿好衣服、裤子、袜子和鞋子,自己刷牙、洗脸,将洗漱用具放在规定的地方,在院内做早操,早餐时要坐在指定的位置上,所发的食物必须吃完,不能将食物遗留在桌上……等等,将儿童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入睡一日生活中所进行的每项活动包括在课堂学习和游戏在内,根据难度的不同,规定每完成一项活动就给予0.1元至1元的奖励(或给予若干“红星”)。每一病室都设有小卖部,陈设各种糖果、点心等食品,小人书、图画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洋娃娃、小熊猫等玩具以及其它日用品,每一种物品都标明价钱(或需要若干“红星”)。智残儿童就用他自己每日得到或积存的“货币”购买他所喜受的物品。除了这些物质的奖励外,还有精神的奖励,需要积存多少“货币”或“红星”可以傍晚看电视或电影,假日去公园游玩。在每周探视日时,需要积存多少“货币”或“红星”就可以让父母或亲人带出院外去游玩或团聚半日。对这些精神上的奖励也是多数儿童所渴望的,为此大多数儿童在每日各项活动中都能作到规范要求,以期获得所需要的“货币”。通过标记奖励也使儿童学会了计数和计算。
对于那些出现毁物、伤害他人和自己身体等有严重行为障碍的儿童,对他们日常生活的要求则另有规范,使病人明确他受奖的目标行为。例如不撕毁自己衣服或吃饭时不用手去抓食则给予较多的“货币”或“红星”,而这些“货币”使他们能立即获得他所期望的东西。
在精神病院里,对那些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病人,也可用此疗法训练他们塑造新的行为,例如起床后能完成洗脸刷牙动作,早餐时则可获得购买一个熟鸡蛋的权力等等。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