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本疗法旧称非指导性心理疗法(non-directive psychotherapy),或译为患者中心疗法,为罗杰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于1942年提出的。它与心理分析疗法相反,不要病人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病人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由于他缺乏自知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拒绝感受当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病态焦虑,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病人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用此感情体验来指导他的行动,也就是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
此疗法的适应症和心理疗法一样,主要是神经症。
这一疗法的具体作法如下:
1.会谈时治疗者不是以一个权威专家的面貌来分析和解释病人在言谈中所暴露的问题,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鼓励病人发泄内心的情感。对病人所说出来的事件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引,而是对他所表达的情感作出反应。例如某询者在谈到她丈夫不让她出门自由行动而表现出不平的情感时,治疗者说:你是有些发火了吧!询者说:我当时简直是气疯了……。也就是治疗者不断用反响(reflection)的方式来激发病的情感。一再重复病人在言谈中所表现出来的是最基本的情感,使病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一事件或问题中所克制的消极情感和自我评价。
2.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作解释,很少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而是无条件的正面关心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不管他暴露什么情感,总是充分理解和信任,有如治疗者已进入病人当时的情感中,让病人看到治疗者是直诚的和表里一致的,对他的谈话是感兴趣的。在这样一个气氛下病人没有顾忌地畅所欲言,逐渐从消极被动的防御性的情感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由于每个病人都具有对自我实现(self-actualixation)的健康态度,所以一旦认识自己问题的实质,就能发挥出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潜在能力,改善了人际关系,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3.一般治疗时间和次数不固定,由病人自行决定。这一疗法也可集体进行(10人左右)。每周1~2次,集体治疗时,治疗者只能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参加。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