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医学心理学•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人类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当代的世界性趋势。解放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38岁,而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已提高到68岁,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成都等的调查报告)人口寿命已达70岁。人类的寿命延长了,说明医药卫生、预防保健事业发达,疾病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和精神生活改善。但是,老人多了,又会给老人自身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老人体弱多病,行动和生活不方便;对老人的赡养、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设施的负担加重等,都会给老人增添苦恼,给社会增加压力。
如何保障老人欢度晚年,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问题。其中,老人的保健问题,又直接关系着老人晚年是否健康幸福的问题。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老人的心理卫生应该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