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饮食(三十八)
痘疮终始皆以脾胃为主,但能饮食,则气血充实,而凡起发灌浆收靥,无不赖之。故能食者,虽痘疮稠密,亦自无害;不能食者,虽痘疮稀少,亦为可虞,此脾胃之调,所当先也。然证有不同,最须详审施治。
痘有毒瓦斯正盛而不食者,当痘疮正出之时,虽不欲食,但得痘色真正,不为害也。盖热毒未解,于将出未出之际,多有不欲食者,待毒瓦斯尽出自能食矣。其有痘已尽出而仍不欲食者,当徐用四物汤加神曲、砂仁、陈皮,一、二剂必能食矣,一、痘见灰白,别无大热停滞等证,而食少或不食者,必脾胃虚也,宜五味异功散,或四君子汤。若胃中阳气不足,不能运化而食少者,此处而且寒也,宜温胃饮、养中煎,或六气煎主之。
凡命门元畅不足,则中焦胃气不暖,故多痞满不食,下焦肾气不化,故多二阴不调,此必用理阴煎加减治之,自见神效,勿谓小儿无阴虚证也。
凡泄泻,或见恶心,或呕吐而不食者,尤属胃气虚寒也,轻则理中汤、六气煎;甚则陈氏十二味异功散,或用六气煎合二仙散主之。
凡脾气不虚,但胃口寒滞,或痛或呕而不食者,宜益黄散。
凡停食多食而不食者,宜大小和中饮以清宿滞,或五味异功散加山查、麦茅、神曲、砂仁,或合匀气散治之。
凡口疮不能进食,或咽喉疼痛而不能食者,但清其咽,痛止自会矣,宜廿桔汤,或加味甘桔汤。
凡外感风寒,邪入胃口则不能食,须表散寒邪,邪散自能食矣,宜加减参苏饮,或柴陈煎,或五味异功散加柴胡。
痘后别无他证而饮食不进者,此惟脾气不足,宜五味异功散,或温胃饮、养中煎之类主之。
程氏曰∶凡水谷不能运化而饮食不进者,只用保元汤加陈皮、麦茅、神曲、砂仁、扁豆、生姜,呕者加真藿香。
徐氏曰∶痘疮不乳食者,有虚实二证∶或吐或利,面目青白或青黑色者为虚寒,宜温之补之;若大小二便干涩,面赤而气壅,或渴或热,或目睛黄赤,气粗中满者为实热,宜清之利之。
-
明·张介宾
-
卷之四道集·脉神章(上)
-
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
-
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
-
卷之九从集·杂证谟(内容缺
-
卷之十从集·杂证谟
-
卷之十三性集·杂证谟
-
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
-
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
-
卷之三十六天集·杂证谟
-
卷之三十七天集·杂证谟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产育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产后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带浊遗淋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乳病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子嗣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瘕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前阴类
-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
-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
-
卷之五十二图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六宇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七宇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八宙集·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九宙集·古方八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