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恶寒•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刘某,女,29岁,忻县预制厂化验员。阑尾手术后,身体恢复较差,精神一直不佳,胃纳不振,经常泄泻。近又感受风寒十余日,虽未至卧床,然神疲无力,恶寒,咳嗽始终未止。服抗病毒、抗菌、解热镇痛药均不见好,遂改服中药。
恶寒无汗,鼻塞咳嗽,痰涎清稀不爽,为太阳风寒袭表之症,然脉不浮反沉细,身不热,手足凉,口虽干而不欲饮,皆一派阳虚症状。由是观之,此乃太阳少阴两感证也,当温阳解表以治,拟仲圣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
麻黄6g 附子6g 甘草6g 杏仁10g 一剂
二诊:药后周身汗出,诸症消失,改拟归脾丸善后。
按语: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皆为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之方。不同者,后者适用于脉症较虚或发病较久者。尤怡谓:“寒邪不可不发,而阴病又不可过发。”方中甘草易细辛,其发散作用减轻,而且不会伤及正气。
-
喷嚏
-
呃逆
-
上吐下泻
-
胃癌
-
腹胀
-
五更泻
-
慢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小便失禁
-
大使失禁
-
便秘
-
齿衄
-
尿血
-
血精
-
真心痛
-
梦交
-
脏躁
-
闭经
-
经期瘾疹
-
带下
-
产后腹痛
-
盆腔包块
-
惊风后遗症
-
荨麻疹
-
狐蜮
-
■囊
-
鱼口
-
足跟痛
-
脉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