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第四十一·肝脏门•肝脏统论
论曰肝与胆合,故足厥阴之经与足少阳之经为表里,其象木,其王春,其脉弦,其神魂,其养筋,其候目,其声呼,其臭臊,其液泣,其味酸,气盛,则为血有余。故目赤,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甚者气逆头眩,耳聩颊肿,皆肝实之证也。气虚,则为血不足,故目昏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皆肝虚之证也。实则泻,虚则补。脉 为不可汗,脉弱为不可下,耍当量其虚实,审其平脉而施治法,其大概如此。
-
宋·徽宗
-
卷第三十七·疟病门
-
卷第五十二·肾脏门
-
卷第六十九·吐血门
-
卷第八十四·脚气门
-
卷第一百一·面体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八·妊娠门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六·符禁门(文略)
-
卷第一百九十七·符禁门(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