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第二十一章 钙拮抗药•第一节 钙、钙通道与钙拮抗药的分类
一、钙离子的生理意义
钙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之一,具有多项生理作用,早年知钙是心搏动、血液凝固所必需,现知钙还参与许多生理、生化反应,包括神经细胞兴奋性,递质释放,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细胞运动等(表21-1)。
表21-1 Ca2+调节的细胞过程与钙拮抗药的效应
二、钙通道的类型与分子结构
钙通道是细胞膜中蛋白质小孔,Ca2+及Ba2+能通透进入细胞内,其他离子通透率甚低。当膜电位接近—40mV时,钙通道开放率明显增加,单个钙通道每秒钟可通过3×106个Ca2+。
1.钙拮抗药对前者的阻滞作用比对后者为强。电压门控性钙通道中,根据电导值、动力学特性等的不同,又分为几种亚型,现知有L、T、N、P型。L型(long-lasting)开放时间久,约10~20ms,表现为持续长时钙内流,电导值25pS,激活电位-10mV,失活电位-60~-10mV ,衰变时间>500ms。T型(transient)的开放时间短暂,引起瞬间短小Ca2+电流,电导值9pS,激活电位-70mV,失活电位-100~-60mV,衰变时间20~50ms。N型(neither L nor T)见于神经元中,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电导值13pS,激活电位-10mV,失活电位-100~-40mV,衰变时间50~80 ms。P型最初在哺乳动物小脑浦肯野细胞中发现,故名,电导值随条件不同变动在9~19pS之间,激活电位-50mV,失活极慢,t1/2约1s。随着研究深入,可能会有新的亚型被发现。
2.对钙通道的分子结构研究最多的是骨骼肌横管中的L型通道,现知它由5个亚单位所组成,即α1(175kD),α2(143kD),β(54kD),γ(30kD),δ(27kD)。其中,α1与β亚单位胞内侧有磷酸化部位,α2·γ·δ亚单位胞外侧有糖基化部位。各亚单位排列如图21-1。
图21-1 钙通道各亚单位位置示意图
P磷酸化部位 Ψ糖基化部位
α1亚单位是主要功能单位,它能单独发挥钙通道的作用。几种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的受体(结合位点)也在α1上。α1亚单位有4个重复结构域,每域含6个跨膜α-螺旋片段,分别称S1,S2,…S5,S6,都是疏水性的。S4含5~6个带正电荷精氨酸,对膜电位的变化极为敏感,是钙通道的电压传感器。S5与S6之间较长的小袢陷入膜内形成小孔供Ca2+通透,其邻近部位常是钙拮抗药的结合部位。硝苯地平等二氢吡啶类药的结合位点主要在Ⅲ域S6及其细胞外侧,另也结合于Ⅳ域S6及其胞外侧,所以认为二氢吡啶类作用于细胞膜外侧,维拉帕米的结合位点在Ⅳ域S6及其邻近的胞内侧片段上,所以认为它作用于细胞膜内侧。这些钙拮抗药与钙通道结合后,引起通道蛋白质构象变化,终而阻滞Ca2+向细胞的内流。
三、钙拮抗药的分类
钙拮抗药品种繁多,为了便于临床选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于1987年公布钙拮抗药的分类,先按药对钙通道的选择性分为两类;再按药对心血管系的作用,将药分为6类。
(一)选择性钙拮抗药
1.苯烷胺类,维拉帕米、加洛帕米。
图21-2 钙通道α亚单位的分子结构与二类受体的结合位点
2.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
3.yaolixue019.jpg"/>类,地尔硫
。
(二)非选择性钙拮抗药
1.氟桂嗪类,氟桂嗪、桂利嗪等。
2.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等。
3.其他类,哌克昔林等。
-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
第二十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
第三十二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
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
第四十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
第四十四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
第四十六章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
第四十七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
药名外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