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第四十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第二节 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包括多粘菌素B(polymyxin B)及多粘菌素E(polymyxin E;粘菌素,colistin),二者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是多肽类抗生素,由于静脉给药可致严重肾毒性现已少用。
【体内过程】多粘菌素口服不易吸收。肌内注射50mg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8mg/L),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8~12小时,t1/2约6小时。肾功能不全者清除慢,t1/2可达2~3天。它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肝、肾为最高,并保持较长时间。多粘菌素不易弥散进入胸、腹腔、关节腔,即使在脑膜炎症时也不易透入脑脊液中,胆汁中浓度也较低。药物经肾缓慢排泄。
【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杀灭作用。多肽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含有带阳电荷的游离氨基,能与革兰阴性菌细胞膜的磷脂中带阴电荷的磷酸根结合,使细菌细胞膜面积扩大,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磷酸盐、核苷酸等成份外漏,导致细菌死亡。多粘菌素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都有效,过去曾用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烧伤后感染等。但现在已被疗效好、毒性低的其他抗生素所取代。仍可局部用于敏感菌的眼、耳、皮肤、粘膜感染及烧伤绿脓杆菌感染。多粘菌素口服用于肠道手术前准备。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主要表现在肾脏及神经系统两方面,其中多粘菌素B较E尤为多见,症状为蛋白尿、血尿等。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由于神经肌肉的阻滞可导致呼吸抑制。
-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
第二十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
第三十二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
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
第四十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
第四十四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
第四十六章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
第四十七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
药名外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