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择要纲目》•人参
【气味】甘微寒无毒.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经而能补阴火.用本脏药相佐使.随所引而相补一脏入脾亦归其所喜.【主治】止渴生津液.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安胃和中.除邪气霍乱吐逆.止消渴.通血脉.得升麻为引.用补上焦之元气.泻肺中之火.得茯苓为引用.补下焦之元气.泻肾中之火.得麦门冬则生脉.得干姜则补气.凡人面白面黄面青黧悴者.皆脾肺肾气不足可用也.面赤面黑者.为气壮神强.不可用也.脉之浮而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弱细结代无力者.皆虚而不足可用也.脉弦长紧实滑数有力者.皆火郁内实不可用也.喘嗽勿用者.谓痰实气壅.不可用之以益其实也.若肾虚气短而促者急用之.肺寒而咳.则寒束热邪.壅滞在肺.固宜禁用.若自汗恶寒而咳.中气不调急用之.久病而郁热在肺.则火抑于内.宜发不宜补.忌用之.若肺虚火旺.气短自汗.非人参为之君.何以补肺之阳.泻肺之阴.诸痛不可骤用者.乃邪气方锐.宜散而不宜补也.若里虚吐利.及久病胃弱虚痛喜按者.非人参为之君.何以升中气之阳.降中气之阴.故古人治肺寒以温肺汤.治肺热以清肺汤.治中满以分消汤.合血虚以养荣汤.皆有人参在焉.所谓邪之所辏.其气必虚.养正则邪自除.阳旺则阴血生.至理所在.贵于配合得宜.【反】(漏芦) 【恶】(山楂 溲疏卤咸) 【忌】(铁器)
- 《中国药典》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海药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方考》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