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侣山堂类辩》•人参
沙参、人参、黄 ,皆《神农本经》上品,咸主补养元气。沙参色白,气味甘苦,微寒,主补中,益肺气。肺气者,胃腑所生之宗气,上出于肺,以司呼吸。人一呼则八万四千毛窍皆阖,一吸则八万四千毛窍皆开,故肺主皮毛。补中者,宗气生于胃腑也。人参色白微黄,气味甘温,资胃腑之精气者也,故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志。盖五脏之精气神志,胃腑之所生也。黄 色黄,气味甘温,补益脾气者也。脾气者,元真之气也。(元真者,先天之真元,生于地水之中。)三焦通会元真于肌腠,故脾主肌肉。黄 主痈疽久败,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 ,补虚,小儿百病。盖血气留滞于肌肉,则为痈肿,肌腠之气营运,则肌肉生而脓肿消矣。大风癞疾,乃风邪伤荣,而热出于 肉,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经云∶肠 为痔。盖脾气孤弱,五液注下,则生痔漏。鼠 者,邪气陷放脉中而为,留于肉腠,则为马刀侠瘿。盖脾土盛而元气行,则痈 诸病皆解矣。补虚者,补肌肉羸瘦也。主小儿百病者,小儿五脏柔脆,中土之气未足,若过于饮食,则脾气伤而不能运化矣。脾弱则胃强矣,胃强则消谷善饥,脾弱则肌肉消瘦,胃热则津液不生,而热疳、食疳之病生焉。是以黄 、白术、黄连、枳实为小儿之要药。盖清其胃热,脾气营运,则无五疳、五痨之病矣;腠理固密,则无急、慢惊风之证矣。三者皆补中之品,而各有所主之分。按本草千种有奇,愚所论者,错综辩证,百不及一。同志高明,引伸触类,一可贯十,十可HT 百。至参阅前人议论,是则曰是,非则曰非。阐先圣之奥义,以开来学,是予所深望焉!
- 《中国药典》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海药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方考》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