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医学入门》•人参
人参甘温补五脏,止渴调中利湿痰,明目开心通血脉,安魂定魄解虚烦。参,参也。久服补元气,有参赞之功,五参皆然。无毒。浮而升,阳也。主补五脏,随本脏药为使。以升麻引,则泻肺脾中火邪,以补上升之气;以茯苓引,则泻肾中火邪,以补下焦元气。一切劳伤,肺脾阳气不足,喘促、短气、少气最妙,惟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故曰∶肺寒还可用,肺热则伤肺。肺寒者,脉滞濡行迟,假参之力,通经活血,则元气亦自是发生而盛矣;肺热者,气血激行,再加通迅以助其激速,而脾气耗甚矣。止渴者,生津也。调中安脾助胃,去肠胃中冷,心痛胁满,霍乱反胃,消湿痰,定喘,消积,明目,开心。入手太阴而能补阴火,乃气中之血药也。故生脉散及表药、痘疮药中多用者,亦取其通经而走表也。善能安魂定魄,辟邪止惊,除中虚烦热。与黄 同用,则助其补表;与白术同用,则助其补中;与熟地同用,而佐以茯苓,则助补下焦而补肾。或泥于作饱而不敢用,盖不知少服则湿壅,多服则宣通意也。形如人形,大如鸡腿者佳∶去芦不令人吐。和细辛密封,千年不坏。反藜芦,恶卤咸。
- 《中国药典》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海药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方考》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