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便读》•干姜
入脾胃.燥湿温中.肺饮蓄痰嗽可愈.味辛热.逐寒散冷.肾邪痹着重能轻.炮黑则味苦性和.血药用为引导.服食可入营守内.补方赖以前驱.(干姜即生姜之宿根老母姜.置流水中.浸三日.刮净皮.晒干为之.又名军姜.辛热性燥.不如生者之散表.而热燥过之.入脾胃.逐寒燥湿.是其所长.与肺肾药同用.亦能入肺肾.观小青龙之治饮邪咳嗽.肾着汤之治寒湿腰痛可知.炮黑则辛少苦多.燥散之性已减.温守之力独优.能入血分.协助补药之力.故营血虚寒而欲温补者.非此不为功.即纯虚而无寒者.亦可用之.不温则虚不复也.)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饮膳正要》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