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害利》•干姜
〔害〕性大辛,辛能僭上,亦能散气动血,损阴伤目。凡阴虚内热,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痛漏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用。孕妇尤忌。痈疽人多食,则生恶肉突出。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又云秋不食姜,令人泻气。〔利〕辛热,宣肺气,燥脾湿,温经逐寒,开胃扶脾,消食去滞,理翻胃腹痛,具消痰破血之功,除积胀瘕症,有下气温中之效。炮姜干姜本辛,泡之则苦,大热大燥,守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不守也。除胃冷,祛寒湿,能去脏腑沉寒痼冷,能止血。所谓止血者,血虚则热,热则妄行,炒黑则能引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热退,此阳生阴长之义。且黑为水色,故血不妄行也。能去恶血,生新血。血寒者多用,血热者宜少用,不过三四分,为向导而已。引附子,则入肾能通脉回阳,多用则耗散元气。生则逐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守中。〔修治〕九月采母姜,晒干姜,白净结实者良。如惧其散,炒黄用,或炒微黑。市医将干姜泡淡用之,殊属可笑。干姜炮黑,为炮姜,一名黑姜。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饮膳正要》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