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得配本草》•干姜
畏、恶、反、使,与生姜同。辛,热。入手少阴、足太阴经气分。生则逐寒邪而发散,熟则除胃冷而守中。开脏腑,通肢节,逐沉寒,散结气。治停痰宿食,呕吐泻痢,霍乱转筋,寒湿诸痛,痞满症积,阴寒诸毒,扑损瘀血。得北味,摄膀胱之气。配良姜,温脾以祛疟。佐人参,助阳以复阴。合附子,回肾中之阳。母姜去皮晒干者为干姜,白净结实,又曰白姜。凡入药并宜炮用。入止泻药,煨用。入温中药,泡用。入止血药,炒炭用。孕妇服之,令胎内消。气虚者服之,伤元。阴虚内热多汗者禁用。服干姜以治中者必僭上,宜大枣补之,甘草缓之。炮姜即干姜水净炙黄者辛、苦、热。入足太阴经血分,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湿,除脐腹之寒痞,暖心气,温肝经。(心本热,肝本温,虚则寒冷。)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佐当归,治血痢。(中气温,血自归经。)入四物,治产热。(木土得养而热退。)止血,炒炭。忌用同干姜。痢亦有因热而下血者,产后多因血虚而生热者,若概用炮姜治之,益增内热,而血不止,愈烁其阴,而热更甚。急宜凉补养其血,以去其热,炮姜非所治也。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饮膳正要》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