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经逢原》•干姜
其嫩者曰白姜辛热无毒。或生用,或炮黑用。炮法,浓切,铁铫内烈火烧,勿频动,俟铫面火然略 以水急挑数转,入坛中勿泄气,俟冷,则里外通黑,而性不烈也。《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痢,生者尤良。发明 干姜禀阳气之正,虽烈无毒,其味本辛,炮之则苦,专散虚火。用治里寒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不守也。生者,能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寒气,腹中冷痛,霍乱胀满,皮肤间结气,止呕逆,治感寒腹痛,肾中无阳,脉气欲绝,黑附子为引,理中汤用之,以其温脾也。四逆汤用之,以其回阳也。生则逐寒邪而发表,胸满咳逆上气,出汗风湿痹宜之。炮则除胃冷而守中,温中止血,肠 下利宜之。曷观小青龙、四逆等方并用生者,甘草干姜汤独用炮者;其理中丸中虽不言炮,在温中例治不妨随缓急裁用。然亦不可过多,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也。少用则收摄虚阳,温以顺之,是少火生气也。同五味子以温肺,同人参以温胃,同甘草以温经。凡血虚发热,产后大热须炮黑用之。有血脱色白、夭然不泽,脉濡者,宜干姜之辛温以益血,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又入肺利气,入肾燥湿,入肝引血药生血,于亡血家有破宿生新,阳生阴长之义。如过用凉药,血不止,脉反紧,疾者乃阳亏阴无所附,加用炮姜、炙甘草可也。阴虚有热、血热妄行者勿用,以其散气走血也。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饮膳正要》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