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之四 \ 内经脉候•神门命门人迎辨
经脉别论篇曰∶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又曰∶气口者,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盖以气口包括五脏六腑之总名也。此气口之所为寸口,而人迎命门神门之脉,又各有其经也。气口成寸之位乌可以容三脉之紊?而三脉自有本位,岂可以容牵合也哉?脉要精微论篇有尺而附上,上附上之分,自是三部寸关尺之议本于此也。《脉经》谓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愚尝考之《内经》人迎诊候,乃是阳明胃脉,位在结喉两傍动脉是也。《灵枢·五色篇》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纲目》释谓∶气口脉在两手掌后,手太阴之脉也,人迎脉在结喉两傍,足阳明之脉也。盖谓胃为六腑之源,故与气口配诊以知疾病之端。庞安常论之详矣,兹不复赘。考之神门脉,《内经》有曰∶神门绝,死不治。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穴在掌后侧寸之分,与太渊相对。《脉经》谓两手尺前为神门,误也。又以右尺为命门,抑常考之,命门在督脉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与脐相对,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肾虽属水,而实有相火寓于其中,太极所谓动者静之基,则是静而生水者本也,动而挟火者标也。虞天民谓∶命门象门中枨 ,司开阖之象,惟其静而阖,涵养乎一阴之真水;动而开,鼓舞乎龙雷之相火,水为常而火为变也。可谓深得命门相火之旨者矣。王氏牵合以配三焦之过,而遂失其大经,弊延后世,无复觉焉。予自业医问师,心谷汪先生首以此语。初尚未知深契,深潜于兹二十余年,方有定见。渊乎!至哉!经义昭然,但学人不加察耳,传弊日久,乖讹弗觉,今骤语之而不入也,故着《脉诀辨妄》以救之,惟其厘革故习,以沐新盘,端有仗于同志君子。
人迎神门脉图(图)
命门脉图(图)
-
卷之二 \ 内经要旨(上)
-
卷之五 \ 运气易览
-
卷之七 \ 针灸直指
-
卷之八
-
卷之十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