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之八十八•幼幼汇集(上)\ 胎寒证第二
小儿初生百日内,觉口冷腹痛,身起寒粟,时发战栗,曲足握拳,昼夜啼哭不已,或口禁不开,名曰胎寒。其证在胎时,母因腹痛而致寒。经云∶胎寒多腹痛,亦有产妇喜啖生冷,或胎前外感风寒暑湿,治以凉药,内伤胎气,则生后昏昏多睡,间 乳泻白。若不早治,多成慢惊。
治法
胎寒证必对证施药,如腹痛身冷,啼哭不宁者,以当归散定其痛。如气息不顺者,以匀气散调其气。不乳者,以白术散养其胃气,白芍汤去其寒湿,乳母更宜忌口。
药方
当归散 治小儿胎中受寒,面色青白腹痛,啼哭不宁。
当归 官桂 川芎 白姜(炮) 香附子 木香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字,以乳汁调下,日二服,看大小加减服之。
匀气散 治小儿胎寒,咳嗽气喘腹胀。
桔梗 陈皮(一钱) 砂仁 茴香(各五分) 白姜(二分半) 粉草(四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空心沸汤调。
参苓白术散 治小儿脾胃虚寒泻泄,不思乳食。(方见泻泄门。)
白芍药汤 治胎腹痛,乳母同服。
白芍药(炒) 泽泻(各一钱) 炙草 薄荷(各二分)
上水煎,加姜三片、钩藤一钱。如乳母服宜大剂。
-
卷之二 \ 内经要旨(上)
-
卷之五 \ 运气易览
-
卷之七 \ 针灸直指
-
卷之八
-
卷之十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