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之九十七•煎药则例
凡煎汤剂,必先以主治之为君药,先煮数沸,然后余药文火缓缓熬之,得所勿揭盖,连罐取起,坐凉水中,候温热服之,庶气味不泄。若遽乘热揭封倾出,则气泄而性不全矣。煎时不宜烈火,其汤腾沸耗蚀而速涸,药性未尽出而气味不纯。人家多有此病,而反责药不效,咎将谁归?
发汗药,先煎麻黄二三沸,后入余药同煎。止汗药,先煎桂枝二三沸,后下众药同煎。和解药,先煎柴胡,后下众药。至于温药,先煎干姜,行血药先煎桃仁,利水药先煎猪苓,止泻药先煎白术、茯苓,止渴药先煎天花粉、干葛,去湿药先煎苍术、防己,去黄药先煎茵陈,呕吐药先煎半夏、生姜,风药先煎防风、羌活,暑药先煎香薷,热药先煎黄连。凡诸治剂,必有主治为君之药,俱宜先煎,则效自奏也。
凡汤用麻黄去节,令通理。碎锉如豆大,先另煮二三沸,掠去上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余剂,不尔令人烦。
凡用大黄不须细锉,先以酒浸,令淹浃密覆一宿,明旦煮汤,临熟,乃内扬中,煮二三沸便起,则势力猛,易得快利。丸药中微蒸之,恐寒伤胃也。
凡汤中用阿胶、饴糖、芒硝皆须待汤熟起去渣,只内净汁中煮两三沸,溶化尽仍倾盏内服。
凡用干枣、莲子、乌梅仁、决明子皆擘破研碎入药煎。凡用砂仁、豆寇、丁香之类,皆须打碎,迟后入药煎数沸则起。不尔,久久煎之,其香气消散也,是以效少。凡汤中用犀角、羚羊角,一概末如粉,临服内汤中。然入药法,生磨汁煮亦通。凡诸药子仁,皆用汤泡,去皮尖及双仁者,亦有炒令黄色者,生用者并捣碎入剂煎方得汁出。凡用沉香、木香、乳、没,一切香末药味,须研极细,待汤热先倾汁盏,调香末服讫,然后尽饮汤药。
凡煎汤药,初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根据方多少,大略药二十四两,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然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小取汁。服汤宜小沸,热则易下,冷则呕涌。
-
卷之二 \ 内经要旨(上)
-
卷之五 \ 运气易览
-
卷之七 \ 针灸直指
-
卷之八
-
卷之十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