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黑龙江消化科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胃炎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Hp感染与炎症的活动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Hp感染复发者多数胃粘膜炎症和症状加重。而未复发者炎症和症状均未加重。国内外的医学报道及资料表明,Hp与肝炎病毒具有相似的生活接触及传播性。本文通过调查某医院52例医护人员的Hp感染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加以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调查消化科医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包括行政科室)各26人,年龄20岁~45岁,男:女为10:42,(男性无吸烟史,少量饮酒)。
1.2 方法
采集被调查的医护人员血标本2ml,送本院病理化验室作血清Hp抗体测定。
2 结果(表1)
表1消化科人员中Hp抗体检测结果
P<0.05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 Hp阳性病人的血清及胃液中在特异性抗体,患者血清中Hp抗体滴度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说明Hp感染能刺激产生与人胃粘膜自身抗原发生反应的抗体,这种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Hp引起胃粘膜全层病理改变的致病机理,如不及早医治,多年后导致萎缩性胃炎。近年来,学者们在非人灵长类的胃内发现有Hp样微生物的自然感染,在非人灵长类最为常见的自发性肿瘤为胃癌,基于这些资料,Hp在胃癌中的作用不能排除。胃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恶性肿瘤之前常经过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若能及早识别和治疗这些病变,不失为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有关文献报道,证实Hp感染在家庭内有聚集现象,提示Hp传播与密切的生活接触有关,可能有人—人传播的途径。通过对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和其他科室人员的Hp感染情况的调查表明,Hp感染的流行病学与经粪—口传播性疾病甲肝和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很相似,提示医院应对消化内科医护人员的Hp感染情况予以重视,将其预防工作列入同肝炎同等的位置。有关学者检测胃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Hp抗体表明,血清中Hp抗体与胃炎呈很强的正相关,并与胃炎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有关,通过上面的化验发现,血清学检测对Hp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诊断Hp感染的依据。
总之,胃炎是一组多病因的病症,但Hp感染是胃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Hp可通过损害胃粘膜屏障功能参与胃炎的发病机制,对于胃炎的治疗应采取杀菌,制酸和胃粘膜保护等综合措施,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3临床实验研究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