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1.3临床实验研究•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
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方法较多,在临庆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和血清学Hp抗体测定。前两者属于侵入性检测方法,后者则为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这几种常用检测方示在临床上诊断Hp感染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资料为1993—09~1995—09因上消化道症状来我院做胃镜检查且既往未使用过抗Hp治疗的患者384例,其中男215例,女169例,年龄20岁~39岁136例,40岁~59岁158例,60岁以上90例。慢性浅性胃炎1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3例,胃溃疡66例,十二指肠溃疡84例。
1.2 方法
每例患者均在距幽门口5cm以内胃小弯侧同一中位取胃粘膜3块,分别作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查。①尿素酶试验:采用福建三强公司生产的尿素酶试剂盒进行检测。观察5min,阳性反应为淡黄色至桔红色。②组织切片Giemsa染色:采用改良的方法进行,以节片中找到Hp判断为阳性。③血清学Hp抗体测定:每例收集空腹血清标本1ml,用ELISA法检测Hp抗体,所用试剂盒由上海惠泰医疗科技服务部提供。结果以OD值>1.70为阳性,≤1.70为阴性。每次测定均做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④Hp感染的判定: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中,有两种或三种检测结果均阳性时,确定为Hp感染。
统计学检验均采用X2检验。
2 结果
Hp感染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阳性的患者有231例,有2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39例,仅1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患者15例,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阴性患者99例。故在384例患者中Hp感染率为70.3%(270/384)。
附表 三种检测方法诊断Hp感染的价值
Giemsa染色法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较尿素酶试验、血清学Hp抗体测定略高,但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男性Hp感染率为71.6%(154/215)。女性为68.6%(116/169)。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感染率分别为:20岁~39岁59.6%(81/136),40岁~59岁70.9%(112/158),60岁以上85.6%(77/90)。各年龄组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有显著性(P<0.05)。不同疾病的Hp感染率分别为:慢性浅表性胃炎64.6%(104/161),慢性萎缩性胃炎64.4%(47/73)。胃溃71.2%(47/66),十二指肠溃疡85.7%(72/84)。其十二指肠溃疡组高于其它三组(P<0.05)。而其它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在检测Hp感染的各种方法中,通过胃镜钳取胃粘膜活检作Hp培养曾被认为是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然而这一方法敏感性不高,大约为80%,且需要一定条件和技术。国内一般医院和实验尚难广泛开展。
本研究采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种检测Hp感染的方法,以其中两种或三种检测结果均阳性时,确定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结果发现Giemsa染色法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最高,但与尿素酶试验和血清学Hp抗体测定比较,无显著性差(P>0.05)。提示这三种方法诊断Hp感染均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同时这三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一般医院容易推广。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如何选择这三各检测方法?需取决于患者是否接受过抗Hp治疗且无需胃镜检查。在未接受过抗Hp治疗且无面胃镜检查患者,可作血清学抗Hp测定。否则应用尿素酶试验,如阴性,还需同时作组织切片Giemsa染色检测。
-
总论篇
-
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
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研究
-
4.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
5.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基础篇
-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
4.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
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庭聚集现象有研究
-
4.3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4国内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研究
-
4.5 其它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5.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
5.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
5.4 幽门螺杆菌与残胃炎关系的研究
-
5.5幽门螺杆菌与幽门部病变关系的研究
-
5.6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疾病间的关系研究
-
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
临床篇
-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
1.3临床实验研究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2.1概论
-
2.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疗法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